点击蓝字
关注凯发一触即发
城市如何生成 , 如何变迁?城市的过往和当下又会如何在记忆中流转?本周我们试图通过回顾一个主题书展上的有关出版物和一份书影音的主题推荐来呈现各类作者对不同的城市之记录 。 这些记录或真实或虚构——或许是时间不知不觉间在我们身上运用的记忆之术 , 或许是我们的记录方式导致了记忆中印象的不同 。
本期主持:jady liu
近期回顾:
用出版为城市留下痕迹
7月8日 , 一个北京闷热的下午 , 我来到位于今日美术馆的“第六届abc艺术书展” 。 本届书展以“共同的街道”为主题 , 聚焦一系列与城市景观、都市生活、街头文化及美学相关的创作 , 将视线投向那些带有时代、地域特征的风景 。 据主办方介绍 , 今年共有139家艺术出版单位到场参展 , 40家国际出版单位通过委托方式展出上千种艺术出版物 。
文章图片
书展现场 。 郭萌 图
入口处是主办方针对中国独立出版的文献项目“abca中国艺术出版文献库” 。 我在书架上看到从未见过真身的《穿》杂志 。 它的第一期发端于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的一系列社区干预艺术项目 , 从小经厂胡同的视角审视了社区的日常生活与家作坊(《穿》杂志发行方)项目之间的互动 。
文章图片
家作坊《穿》杂志第一期内页 。
图片来源:家作坊创始人何颖雅的个人网站
《demo》杂志第一期也在一旁 。 它介绍自己为国内首个根植于本土并具有国际视野的泛设计评论杂志 。 在这期杂志中 , 摄影师李松鼠呈现了一组有关生活在北京胡同里的人如何停放自行车以及花样百出的自行车防盗措施的照片;杂志还以田野调查的方式对作为北京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家具生产和销售地区——高碑店古家具一条街的情况做了长期深度的研究 。
文章图片
《demo》杂志第一期内页 。
图片来源:《demo》杂志
在书架后侧的展位是i:project space独立艺术空间的tria出版平台 。 艺术空间曾位于北京板桥南巷和白塔寺 , 和箭厂空间、激发研究所都是胡同内的独立艺术空间 , 目前均已不复存在(其中激发研究所搬离了胡同) , 成为了“消失的附近” 。 它们均带来了自身与周边社区密切相关的文献 。
往里走便来到《水象》杂志的展位 。 第三期的副标题是“自然而然” 。 这期杂志探讨了当代人与自然的关系 。 在杂志第一篇文章中 , 主编爱米探访了生于北京、现居于香港大屿山的艺术家郑波 。 渔村中十几个常住人口自得其乐 , 与自然融为一体 , 这种生活方式也促使郑波前往此地探寻植物、土地、自然中蕴藏的人类之未来 。
文章图片
《水象》杂志内页 。
图片来源:《水象》杂志
在二楼的一个年轻人团体的展位 , 我看到一本介于虚实之间的小书 , 名为《金陵阅读小典》 。 根据摊主介绍 , 这本书由她的两位南京友人根据学者朱偰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拍摄的南京古迹照片 , 涂涂画画、絮絮叨叨而成 。 不过 , 摊主说虽然文本是虚构而成 , 却也融合了作者在南京真切的生活经历 。
文章图片
《金陵阅读小典》 。 jady liu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