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诗人王安石是众所周知的历史人物,是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有一首思乡忧国的七律诗,让后世人读之荡气回肠,寻思良久。

山水长&北宋诗人王安石彻夜难眠,写下一首忧国忧家的“静夜思”
文章插图



这首诗即是《葛溪驿》,诗曰: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王安石祖籍江西,庆历二年(1042年) 那年他二十二岁,荣中进士第四名,早年历任浙江、江苏、安徽一带的知县、通判、知府等官职。皇祐二年(1050年),王安石从临川赴钱塘,途经江西弋阳,是夜留宿葛溪驿站中,驿站是古代官府设立的马站以及官员旅舍,那一夜他彻夜难眠,面对秋风残月,愁绪万千,写下这首诗,或许正与李白的《静夜思》有异曲同工之感。

山水长&北宋诗人王安石彻夜难眠,写下一首忧国忧家的“静夜思”
文章插图



诗人面对缺月疏桐,四顾寂寥,难免骤生思乡之情,离别家乡数载,羁旅他乡,本想借明月寄托对家乡的思念,只是月色昏暗,甚是扫兴,床前计时的漏壶滴水声,声声入耳,显得夜的深长。

山水长&北宋诗人王安石彻夜难眠,写下一首忧国忧家的“静夜思”
文章插图



诗人在思乡之余,又转而写出了忧国之思,面对人民疾苦、国力亏损,情不自禁在发出了心中的感慨。王安石在地方任职期间,早已意识到宋朝所面临局面是“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这也为后来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埋下伏笔。

山水长&北宋诗人王安石彻夜难眠,写下一首忧国忧家的“静夜思”
文章插图



【 山水长&北宋诗人王安石彻夜难眠,写下一首忧国忧家的“静夜思”】这首诗借景抒情,将诗人忧国忧家的愁绪表现得淋漓尽致,王安石这爱国主义者形象跃然纸上,后世人读之总是感同身受。尽管后来王安石的变法存在不尽人意,其评价褒贬不一,然而,这首诗却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忧国忧民的正派官员,传递着一种正能量。


网站地图